M.A.R.C.-四驅車競技研習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Latest images會員註冊登入

 

 [轉載] 台灣要怎樣的教育制度?

向下 
發表人內容
夏亞專用薩克

夏亞專用薩克


文章數 : 505
注冊日期 : 2009-09-20

[轉載] 台灣要怎樣的教育制度? Empty
發表主題: [轉載] 台灣要怎樣的教育制度?   [轉載] 台灣要怎樣的教育制度? Icon_minitime1/31/2010, 23:46

這是小弟在教育討論版看到的文章

當時開文的人就有提到對台灣教育的不足
接著就有人想到其他國家的教育制度與台灣做比較

其中我還欣賞這篇文,他不僅詳細的說出北歐國家的教育精神
更是提到台灣教育有哪些的不足

想說雖然這裡是四驅車的討論區,不過蠻多的車友都已為人父
就在此分享給各為欣賞
以下為轉文內容............



作者 skyprayer (Wade) 看板 Education
標題 Re: [問題] 台灣要怎樣的教育制度?
時間 Fri Jan 29 13:11:02 2010
───────────────────────────────────────
我不是教育的專家
但看了幾本描述北歐教育的相關書籍
及上過一堂通識課 和遇過幾個北歐學者
對北歐的教育有點看法 拿出來跟大家討論
我覺得北歐的教育中 有幾點是他們想讓學生擁有的特質
這些特質卻也是台灣目前教育所缺乏的特質
1.負責
2.互信 互相尊重
3.自信
4.學習熱誠
5.獨立思考
教育的確是一國的主要根基 教育會影響各社會層面的問題和發展
如果教育是往正確的方向發展 那這個社會和教育會產生良性互動
反之 就是會產生惡性循環
社會發展就像一個大輪子 當教育的策略多數為正向時
這個大輪子就會滾向進步的方向 社會進步也會讓教育更往前邁進
相反的 當輪子往墮落的方向 教育往往也跟著到退
很難說到底是社會退步 影響教育 還是教育衰敗 影響社會退步
但很清楚的這兩個的關係是環環相扣 互為因果的
下面分別對北歐教育和台灣教育在這四點上的差異

----
負責
北歐教育從幼兒教育開始 就很強調讓學生懂得盡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他們強調得讓學生知道 自己得對自己做的事負責
透過家庭和學校教育 耐心的教導孩子為何及如何自己負責
(而且家長也會以自身作為示範 成為孩子的模範)
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 你想做甚麼 只要願意自我承擔而且擔的下 就去做
但是不要後悔當初的決定 因為每個人得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這也是北歐整個社會跟其他地方很不同的地方
北歐的政治透明 公部門的高速效率 多少受到這種特質的影響
當社會上多數人能夠自我負責時 督導和防弊的成本可以降低許多
(無論是時間 人力 金錢)
反觀台灣教育 大多數家長也會要學生自我負責 但這部分主要僅在於課業成績
其他像是公共事務 (有沒有配合班級打掃) 公共規定 (是否遵守班規 團體規定)
反而不太重要 只要成績好 就是好孩子 只要自己的孩子 就是乖寶貝
另外這幾年更加惡化的情況出現於家庭教育
很多家長其實自我本身也沒有盡到身為家長的責任
例如 認為孩子的教育多數應該學校負責 孩子交到壞朋友都是學校和對方家長的錯
把孩子交給電視電腦 孩子在學校受傷 要學校國賠 跟朋友玩受傷 要對方家長賠償
這些家長並沒有跟自己的孩子強調自我負責的重要性
甚至自己也缺少這種自我負責的態度
這也難怪 社會上很多現象 似乎都把責任推給別人 自己連一點點責任都不願承擔
政府部門怕各部門沒盡到該有的責任 設立層層督導單位
但最後不但花了不少人事費用 公文往返效率降低 更糟的是越多的督導
讓大家為了省事更往漏洞鑽 另外 社會上也出現很多因為沒有盡到個人責任
留了許多爛攤子給其他人收的現象
從小很多大人會跟你說 大人就是可以為自己做的行為負責 才叫大人
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看 台灣似乎缺乎不是邁向高齡化 而是邁向幼稚化 (從心理層面)
----


互信互重
互信這點的基礎也是靠建立在多數人能夠自我負責的前提下
北歐透過學校團體的互動和家庭教育 讓學生學會互相信任
也透過團體生活讓每個學生了解每個人的不同 得以互相尊重
這兩點一旦成為社會普遍價值後
這個社會在合作上會更加順暢 社會上的各種歧視也會降低
由於國家的政治運作透明負責 國民也信任國會和政府機關
所以願意繳納許多國家認為不可思議的高額稅金
也因為互相尊重 在北歐的政策決定偏向於共識決 而非直接的多數決
(在未妥善的溝通和協商前的表決 往往會淪為多數暴力)
在台灣 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子女缺乏信任 很多人會覺得這很矛盾
不是上面才說 家長對自己的子女當作寶 怎麼會不信任?
信任和疼愛這是兩個不同的事情 很多家長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子女能自我負責
所以很多家長會幫自己的子女做很多的決定
過度保護的情況下
不擔子女喪失了學會自我負責的機會 家長和子女之間也缺乏了信任感
另外尊重也是個難題 台灣許多家長似乎不怎麼尊重自己子女的隱私
對於子女的想法和看法也不尊重 (例如尊重子女的興趣 升學和職業選擇 戀愛對象)
整個社會上 如果類似情況不斷惡化 這個國家人與人之間就會缺少信任
社會容易產生摩擦和衝突 各種小圈圈會鞏固自己的利益並不願意與其他團體合作
缺少尊重的下場 就是社會上充滿了各種偏見與歧視 各種誤會也會因此增加
----


自信
北歐的教育也強調應該讓孩子有自信 (但不是自滿或自傲)
由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優點 未來在社會上每個人都能有所不同的貢獻
自信讓孩子能夠相信自己是獨特的 也讓孩子勇於挑戰自己的能力
自信也是互信和互相尊重的基石之一 沒有自信的人 其實是很難相信別人的
(過於自滿或自傲也容易不相信他人)
在台灣 由於過度重視課業成績 讓很多在課業表現不盡理想的學生缺少自信
而家長也不鼓勵這些學生從其他才藝或態度培養自信
最後很多人在缺少自信的情況下 放棄了學習
缺少自信的情況下 往往間接讓人產生一種酸葡萄心態 (見不得別人好)
當情況惡化時 便陷入了自卑的心態 自卑的人不敢冒險 不敢勇於嘗試
如果社會普遍有這樣的現象 這個社會不容易追求更進一步的發展
對於其他國家的發展 也會以酸葡萄心態看待 而忽略從中學習其優點的機會
最後就會呈現半封鎖的自閉狀態 甚至反而發展出自我精神安慰的逃避心態
----


學習熱誠
北歐教育其實就是希望能讓學生未來有能力及熱誠 自我學習 終生學習
由於尊重 北歐的家長對於子女往興趣發展給予一定的尊重
各行各業在北歐 只要是從事正當行業 大部分的人都予以肯定
由於自信 北歐的學生願意接受種種挑戰 並從每次的挑戰中自我進步
北歐的教育偏向啟發示教育 啟發每個人的學習慾望
也讓每個人能夠探索自己的優點及興趣
最後鼓勵每位學生往自己的興趣發展
由於發展方向是學生自己做的決定 學生也願意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這樣的學習態度自然充滿了熱誠 這也是為何北歐人出了學校還是願意繼續學習的原因
畢竟學習是自己的事 得自我負責 學習的過程或許辛苦 但是快樂
反觀台灣 十二年國教對於許多人來說 根本就是抹煞學習興趣的過程
很多人不斷的問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學這些東西?"
其實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但多數人得到的回答卻是千篇一律的
"不要問這麼多 讀就對了" "分數高才能進好學校 出來才有工作" "考試會考 所以要學"
沒有幾個人能夠跟學生說明學習的真正目的 畢竟現行教育體制仍是分數取向
但這樣的制度下 我們創造了很多考了高分卻沒有自我興趣和熱誠的學生
他們的志願往往是家長的志願或是社會"觀感"較好的志願
很多人學了幾年後才發現其實並不符合自己的興趣和專長
最後便喪失了學習的熱誠 出了社會 把多數的知識還給了學校
很多人的學習曲線也在出了學校後大幅下降 這對於變化越來越快的社會來說
放棄學習會讓自己的競爭力下降 如果成為社會普遍現象
那這個社會的競爭力也會因此下降
----


獨立思考
這點很重要 其實多數人在小時候便以展現了獨立思考的潛力
例如小時候會有一個期間 會一直問問題 這種表現雖然離獨立思考還有段距離
但也是起步的開始
獨立思考其實就是不斷的對自己提出問題然後透過思考試圖找尋一個答案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 獨立思考十分重要 資訊的取得成本變低 能短時間取得大量資訊
但這些資訊有真有假 有的被誇大 有的不符合現實
如何不被媒體 政黨 宗教 等意識形態牽著走 獨立思考是很重要的
也是達到思想自由的重要條件
另外獨立思考也有助於創新及發明 創造不同的價值
北歐的政治能夠開明 宗教意識薄弱 學術及設計領域亮眼的發展 與獨立思考脫不了關係
但在台灣 思考往往被限制在學科解題上面 這在以往教育上這點是可以理解的
以往的政府並不希望人民擁有思想自由 (政策由少數人決策 不需民眾參與)
當時的經濟發展 也只要靠技術人員就可以獲得很大的進步
半機械化的學習方式 培育出很多基礎技術人員 也創造經濟奇蹟
但現在台灣已經走過這段發展的階段 是否能夠更進一步的發展得靠許多創新
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人做的只是一味的模仿 一窩蜂加上缺少創新能力
往往浪費了很多機會 甚至讓一些產業在短時間興起短時間衰敗 (惡性競爭)
況且在台灣的後面還有許多國家也以類似台灣之前的教育方式
培育更多成本低廉的半機械化技術人員 如果不能再求整體的突破 總有一天會被追上
另外 民主化的社會 更需要民眾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人民普遍缺乏判斷是非及思考的能力
很容易因為有心人的操作 最後反而變成民粹化 受傷的還是多數人民
--------


以上是我對北歐和台灣教育的一些看法
很多人會說北歐稅收很高 所以有高品質的教育
這或許是原因之一 但並非唯一原因
台灣的家長花費在教育的金額其實十分的高
但是結果? 把多數資源投入範圍很小的課內學科學習對嗎? 資源沒被錯置嗎?
另外家庭教育的責任 在北歐十分重視
但在台灣? 當多數的教育責任都被家長推給學校和社會
這教育體制當然會有問題

道德教育變成了考題
生涯規劃變成了一堂授課課程
這就是台灣教育對於培育國民道德 及 幫助個人發展的應對方式
這樣的方式會有效? 仔細想想應該就會知道結果了
教育到底應該培育出甚麼樣的學生
在台灣到目前為止 大概還是想培育出"成績好"的學生吧
(連第一學府都把擠進全球百大定為首要理想目標 而忽略其他沒有評比的價值
教育還有甚麼理想可言?)
以上心得與各位分享 如有錯誤 敬請指正 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69.12.210
回頂端 向下
 
[轉載] 台灣要怎樣的教育制度?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M.A.R.C.-四驅車競技研習會  :: 四驅車討論 :: 哈拉打屁區-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