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四驅車競技研習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Latest images會員註冊登入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向下 
+4
超前者
土城-志銘
Blacky
szngszng
8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szngszng




文章數 : 360
注冊日期 : 2009-09-23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0/2011, 18:28

简单说明:鸡摩赛(原装马达):
限制原装马达、碱性电池。其他依据tamiya 条规改装。

赛道:又见2米高楼,最快圈速20.3。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赛车: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对粉红齿轮进行固定,其他保持原状,这样车已经非常顺畅,200米的赛道,差别可以有1~3秒的区别。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奖品: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其他:
-34.5轮径
-fluorine coated 绿齿轴+520 滚珠轴承
回頂端 向下
Blacky

Blacky


文章數 : 114
注冊日期 : 2010-10-06
來自 : 高雄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1/2011, 03:09

利害耶~
原裝馬達跑的上去喔?
超屌的~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回頂端 向下
土城-志銘




文章數 : 410
注冊日期 : 2010-03-29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1/2011, 04:23

為什麼獎品會送 2號電池 跟 9V的方形電池阿??
有什麼特別用途嗎~~
回頂端 向下
szngszng




文章數 : 360
注冊日期 : 2009-09-23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1/2011, 06:37

Blacky 寫到:
利害耶~
原裝馬達跑的上去喔?
超屌的~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原装马达+35mm 轮可以应付,这个80度斜坡。

另外,这颗马达在3V下,炸出19.5k的转速,是磨合非常成功的马达~


土城-志銘 寫到:
為什麼獎品會送 2號電池 跟 9V的方形電池阿??
有什麼特別用途嗎~~
这是新的店家代理电池,可有可无当礼物派送,随便啦,9V一些仪器可以用,至于2号,不知道可不可以拿来磨合马达用咯。哈哈哈
回頂端 向下
超前者




文章數 : 5
注冊日期 : 2011-06-19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1/2011, 09:38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簡約的裝置 也是能跑出不銷錯的速度!!
回頂端 向下
小翁
Admin
小翁


文章數 : 1988
注冊日期 : 2009-08-24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1/2011, 09:46

szngszng 寫到:
原装马达+35mm 轮可以应付,这个80度斜坡。

另外,这颗马达在3V下,炸出19.5k的转速,是磨合非常成功的马达~


這個原廠馬達厲害了..2萬轉ㄝ
回頂端 向下
szngszng




文章數 : 360
注冊日期 : 2009-09-23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1/2011, 12:54

超前者 寫到: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簡約的裝置 也是能跑出不銷錯的速度!!
越简约,越轻,对底盘强度破坏最少,所以速度可以出来。反观大改装的,很多时候因为人为问题导致飞车,散架~重量不见得省下来,强度却破坏了。
小翁 寫到:
szngszng 寫到:
原装马达+35mm 轮可以应付,这个80度斜坡。

另外,这颗马达在3V下,炸出19.5k的转速,是磨合非常成功的马达~


這個原廠馬達厲害了..2萬轉ㄝ
这个运气啦,得到体质不错的,其他大概18k~17k。
回頂端 向下
夏亞專用薩克

夏亞專用薩克


文章數 : 505
注冊日期 : 2009-09-20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1/2011, 16:13

szngszng 寫到:
超前者 寫到: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簡約的裝置 也是能跑出不銷錯的速度!!
越简约,越轻,对底盘强度破坏最少,所以速度可以出来。反观大改装的,很多时候因为人为问题导致飞车,散架~重量不见得省下来,强度却破坏了。
小翁 寫到:
szngszng 寫到:
原装马达+35mm 轮可以应付,这个80度斜坡。

另外,这颗马达在3V下,炸出19.5k的转速,是磨合非常成功的马达~


這個原廠馬達厲害了..2萬轉ㄝ
这个运气啦,得到体质不错的,其他大概18k~17k。
恭喜S大在這次原廠馬達賽中奪冠
看到S大的車子,心裡有些疑問希望能夠解惑 ^^">
為何會選擇MS車來做這次的比賽?是因為養了許多馬達後剛好是MS這顆輸出比較大?
以自己的經驗來說優先想到可能是VS、S2之類的小底盤,車輕反應又快,不過之前曾做一台SX,反應雖然差,但是抵抗與導輪配置做得好的話,拖出來的速度也很不錯。或許MS可能在這兩者之間?
關於MS讓自己想到個延伸的問題,MS與一般後置車的輸出型是好像不太相同,如表面看到的型式不同之外,是否對動力的需求也不太一樣,如井字車比賽中後置車一般是選用Atomic Tuned,但MS就會選用扭力數據比較大的Torque Tuned,而非Atomic Tuned,是否MS的型式對紐力需求比較大?
(這裡有個假設是單軸馬達與雙軸馬達無附載的效能是相同的,當然電刷與碳刷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另外對於簡約的裝置自己其實還蠻讚同的
或許車子強度的需求就是"減一分太瘦、增一分太肥",多餘的強度可能就是一種浪費
這時後就要更加慎選底盤來做車性基礎,所有的配置要剛好且發揮最大的效能。
總之這真是不容易的比賽^^b
回頂端 向下
桃園~阿鴻

桃園~阿鴻


文章數 : 356
注冊日期 : 2009-08-25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1/2011, 17:36

夏亞專用薩克 寫到:
szngszng 寫到:
超前者 寫到: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簡約的裝置 也是能跑出不銷錯的速度!!
越简约,越轻,对底盘强度破坏最少,所以速度可以出来。反观大改装的,很多时候因为人为问题导致飞车,散架~重量不见得省下来,强度却破坏了。
小翁 寫到:
szngszng 寫到:
原装马达+35mm 轮可以应付,这个80度斜坡。

另外,这颗马达在3V下,炸出19.5k的转速,是磨合非常成功的马达~


這個原廠馬達厲害了..2萬轉ㄝ
这个运气啦,得到体质不错的,其他大概18k~17k。
恭喜S大在這次原廠馬達賽中奪冠
看到S大的車子,心裡有些疑問希望能夠解惑 ^^">
為何會選擇MS車來做這次的比賽?是因為養了許多馬達後剛好是MS這顆輸出比較大?
以自己的經驗來說優先想到可能是VS、S2之類的小底盤,車輕反應又快,不過之前曾做一台SX,反應雖然差,但是抵抗與導輪配置做得好的話,拖出來的速度也很不錯。或許MS可能在這兩者之間?
關於MS讓自己想到個延伸的問題,MS與一般後置車的輸出型是好像不太相同,如表面看到的型式不同之外,是否對動力的需求也不太一樣,如井字車比賽中後置車一般是選用Atomic Tuned,但MS就會選用扭力數據比較大的Torque Tuned,而非Atomic Tuned,是否MS的型式對紐力需求比較大?
(這裡有個假設是單軸馬達與雙軸馬達無附載的效能是相同的,當然電刷與碳刷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另外對於簡約的裝置自己其實還蠻讚同的
或許車子強度的需求就是"減一分太瘦、增一分太肥",多餘的強度可能就是一種浪費
這時後就要更加慎選底盤來做車性基礎,所有的配置要剛好且發揮最大的效能。
總之這真是不容易的比賽^^b
MS和其他後置底盤最大的差別就是後置底盤多了一根傳動軸,如果兩者以相同轉速的馬達來測試MS採三間齒直接驅動的扭力要比多1隻傳動軸的後置車要來的大....另外抵抗部份MS也比較好做 Razz
回頂端 向下
夏亞專用薩克

夏亞專用薩克


文章數 : 505
注冊日期 : 2009-09-20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1/2011, 18:12

桃園~阿鴻 寫到:
MS和其他後置底盤最大的差別就是後置底盤多了一根傳動軸,如果兩者以相同轉速的馬達來測試MS採三間齒直接驅動的扭力要比多1隻傳動軸的後置車要來的大....另外抵抗部份MS也比較好做 Razz
感謝阿鴻大的解釋
我也注意到了,MS的結構是以一個馬達的力扎實的轉動前後的輪子
一般的後置重點在後輪,而前輪的設置有點像是額外多拉一隻傳動軸來推前面的輪子。不過這樣想一想,有傳動軸的設計在動力傳輸上走的路徑比較遠,應該會吃掉比較多的力,反而MS的情況卻比較嚴重........看來自己還有很多的迷思有待釐清^^">
回頂端 向下
szngszng




文章數 : 360
注冊日期 : 2009-09-23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1/2011, 18:59

夏亞專用薩克 寫到:

恭喜S大在這次原廠馬達賽中奪冠
看到S大的車子,心裡有些疑問希望能夠解惑 ^^">
為何會選擇MS車來做這次的比賽?是因為養了許多馬達後剛好是MS這顆輸出比較大?
以自己的經驗來說優先想到可能是VS、S2之類的小底盤,車輕反應又快,不過之前曾做一台SX,反應雖然差,但是抵抗與導輪配置做得好的話,拖出來的速度也很不錯。或許MS可能在這兩者之間?
關於MS讓自己想到個延伸的問題,MS與一般後置車的輸出型是好像不太相同,如表面看到的型式不同之外,是否對動力的需求也不太一樣,如井字車比賽中後置車一般是選用Atomic Tuned,但MS就會選用扭力數據比較大的Torque Tuned,而非Atomic Tuned,是否MS的型式對紐力需求比較大?
(這裡有個假設是單軸馬達與雙軸馬達無附載的效能是相同的,當然電刷與碳刷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另外對於簡約的裝置自己其實還蠻讚同的
或許車子強度的需求就是"減一分太瘦、增一分太肥",多餘的強度可能就是一種浪費
這時後就要更加慎選底盤來做車性基礎,所有的配置要剛好且發揮最大的效能。
總之這真是不容易的比賽^^b

1.选择ms是因为个人喜好,ms 比较好装,方便。改装最少就可以发挥到最大功率了。
2.单头马达底盘传动轴永远是个痛,需要侧补来弥补强度才能够发挥,否则过弯老是卡传动轴。
3.重量是很重要的,ms的重量是换取传动效率,而其他底盘则要侧补防止卡传动,这样一来重量也上来了。所以没差。
4.马达的话,铜刷绝对比碳刷有力!!就算tamiya用的是掺银碳刷,在动力上虽说atomic数据上占优,但是pro用上了碳刷,比较没力,所以各位唯一选择就是pro的toquetuned pro了。lightdash 和 hyperdahspro之间可能是磁铁方面或线圈方面差距大,故此无法比较。
5.最后,这台车其实胜在导轮设定,他过弯的速度,使他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这个长车型已经渐渐成为这里速度型的主流车型,渐渐取代短车。这也是多次试车后得出的结果,当然这个需要配合轮胎抓地力。
回頂端 向下
夏亞專用薩克

夏亞專用薩克


文章數 : 505
注冊日期 : 2009-09-20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2/2011, 01:43

szngszng 寫到:

1.选择ms是因为个人喜好,ms 比较好装,方便。改装最少就可以发挥到最大功率了。
2.单头马达底盘传动轴永远是个痛,需要侧补来弥补强度才能够发挥,否则过弯老是卡传动轴。
3.重量是很重要的,ms的重量是换取传动效率,而其他底盘则要侧补防止卡传动,这样一来重量也上来了。所以没差。
4.马达的话,铜刷绝对比碳刷有力!!就算tamiya用的是掺银碳刷,在动力上虽说atomic数据上占优,但是pro用上了碳刷,比较没力,所以各位唯一选择就是pro的toquetuned pro了。lightdash 和 hyperdahspro之间可能是磁铁方面或线圈方面差距大,故此无法比较。
5.最后,这台车其实胜在导轮设定,他过弯的速度,使他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这个长车型已经渐渐成为这里速度型的主流车型,渐渐取代短车。这也是多次试车后得出的结果,当然这个需要配合轮胎抓地力。
我有注意到這次比賽的軌道應該算是直道算多的型式
如果四輪加寬、前後導輪距加長的型式應該會讓車子在直線上損失較少的動力。這讓我想到以前曾畫過的簡圖: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畢竟在田宮限寬的規範下,車子不可能以卡軌的型式來減少左右晃動的情況,所以車短雖然可以讓彎道凌厲,但直線的速度可能會比較差,看來長短的選擇要依軌道來調整。
而車長對彎道的影響,或許會選擇較低穩定度的改裝來彌補。有觀察到S大的車子雖然看起來是一般六顆導輪的設定,但後翼的上導輪高度不算高,我猜這的設定有點像是"拉寬前後距"的"四顆導輪"設定,後翼的下導輪比較像是防止抬腳抬過頭的設置,而前翼使用二段則是防止側傾。不知道這樣的分析是不是S大的原意? ^^">
另外一提的是,如果是偏慢速馬達車的設定,用19mm的導輪好像是不錯的選擇,我猜是因為力臂的關係,19mm的阻力是比較小的,但面對導輪的壓力卻是比一般純培零導輪還要大,所以私以為這樣的設定比較適合較低速車來玩,這樣說來不知道這是否也是日本技術軌選用19mm的原因之一?
回頂端 向下
szngszng




文章數 : 360
注冊日期 : 2009-09-23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2/2011, 12:14

这个夏亚啊,这个和直路没有关系,如果你的车在直路是蛇形走的,你的车已经不合格了。这个轮胎大小不一才可能出现蛇形或跑道严重变形了。

这个设定的重点:
1.让车头紧靠轨道,完全顺着轨道过湾,减少晃动损失动力。
2.前导轮位置偏高,过弯时,前外侧轮胎会抬起过弯。

试车时,我们曾经放塑料平衡器在下面,然后观察,结果下平衡器有刮痕,证明过弯抬起。这样就可以减少前轮过完的阻力。然后一直调整到不飞车的位置就可以了。

至于后导轮在很下面位置,完全紧贴轨道,这样才可以抓住车头,避免飞车。

3.我们也发现,轮胎抓地力要够,这样比较不飞车,速度也快。

4.大导轮比较快原因是,过轨道比较顺。轨道不是一体成型的,所以接缝一定会有间隙,小导轮会卡在间隙里的,这里损失一点时间,100片轨道下来,卡一下卡一下,大概1~3秒不见了。

对我们来说,小导轮是因为耐玩,不容易坏才用,另外也比较美观。如果说速度,还是大导轮的天下,只是大导轮设定难,比较不稳定。

小导轮size和螺丝差不多,整个螺丝可以当平衡器用,而大导轮和螺丝距离大,要很多调整和顾虑。
回頂端 向下
夏亞專用薩克

夏亞專用薩克


文章數 : 505
注冊日期 : 2009-09-20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9/2011, 03:41

szngszng 寫到:
这个夏亚啊,这个和直路没有关系,如果你的车在直路是蛇形走的,你的车已经不合格了。这个轮胎大小不一才可能出现蛇形或跑道严重变形了。

不好意思^^">
可能自己一直以來有個迷思,就是車身較長設定的車子在直線會比較快
自己是用這樣來解釋的,而圖畫的可能比較誇張一點

自己也在思考,究竟怎麼樣的前後導輪距與輪子的位置有何種的優勢?
比較常見的是前後導輪距越短、或輪距輪寬越短,過彎的阻力就越小。
相對車身較長,車子會相對來的穩定
而不知是否是越穩定,車子的能發揮的速度就越多? 也就是車長的優勢呢?

szngszng 寫到:

这个设定的重点:
1.让车头紧靠轨道,完全顺着轨道过湾,减少晃动损失动力。
2.前导轮位置偏高,过弯时,前外侧轮胎会抬起过弯。

试车时,我们曾经放塑料平衡器在下面,然后观察,结果下平衡器有刮痕,证明过弯抬起。这样就可以减少前轮过完的阻力。然后一直调整到不飞车的位置就可以了。

至于后导轮在很下面位置,完全紧贴轨道,这样才可以抓住车头,避免飞车。

3.我们也发现,轮胎抓地力要够,这样比较不飞车,速度也快。

4.大导轮比较快原因是,过轨道比较顺。轨道不是一体成型的,所以接缝一定会有间隙,小导轮会卡在间隙里的,这里损失一点时间,100片轨道下来,卡一下卡一下,大概1~3秒不见了。

对我们来说,小导轮是因为耐玩,不容易坏才用,另外也比较美观。如果说速度,还是大导轮的天下,只是大导轮设定难,比较不稳定。

小导轮size和螺丝差不多,整个螺丝可以当平衡器用,而大导轮和螺丝距离大,要很多调整和顾虑。

本來想說這原廠馬達賽,導輪的設置是能少就少
不過現在想一想,S大把馬達的轉速養到這麼高,外加配上超大徑
我想這車速也是相當的恐怖

感謝S大分享^^b
回頂端 向下
szngszng




文章數 : 360
注冊日期 : 2009-09-23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29/2011, 09:46

夏亞專用薩克 寫到:

不好意思^^">
可能自己一直以來有個迷思,就是車身較長設定的車子在直線會比較快
自己是用這樣來解釋的,而圖畫的可能比較誇張一點

自己也在思考,究竟怎麼樣的前後導輪距與輪子的位置有何種的優勢?
比較常見的是前後導輪距越短、或輪距輪寬越短,過彎的阻力就越小。
相對車身較長,車子會相對來的穩定
而不知是否是越穩定,車子的能發揮的速度就越多? 也就是車長的優勢呢?
导轮前后距离是用来调配重心的。这个需要配合轮胎的磨擦力来决定,而摩擦力在于轮胎打磨的方法。
我的轮胎是打磨出现颗粒状,毛毛的,这样的胎不怕灰。这个打磨方式已经开始在我们这里流行了,摩擦力一流!!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夏亞專用薩克 寫到:

本來想說這原廠馬達賽,導輪的設置是能少就少
不過現在想一想,S大把馬達的轉速養到這麼高,外加配上超大徑
我想這車速也是相當的恐怖

感謝S大分享^^b
导轮的话,我建议还是6颗,因为稳定才是关键,4颗太靠运气了,而且如果轨道保养不好,有变形的,4颗可能变得更多阻力哦。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这个车在这个跑道,去掉2 格直路3.24m=144.87 跑出26.01秒的时间。顺时方向,去掉的直路是左上角星星记号与其对面那格,因为那里挡住了仓库的门(笑)。

所以速度是5.56m/s。电池是eneloop 1900。
回頂端 向下
sean




文章數 : 150
注冊日期 : 2010-02-08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30/2011, 04:56

很有意思的車,看完收穫很多.
胎皮中間的刻意劃出的胎紋也會有特別的幫助嗎?還有後翼使用FRP不是會比較輕嗎?是為了重量配置才用碳纖後翼嗎?前翼如果不放雙層扯鈴,例如設定成9mm培林,高度差不多是不是也可以?
回頂端 向下
szngszng




文章數 : 360
注冊日期 : 2009-09-23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6/30/2011, 14:04

sean 寫到:
很有意思的車,看完收穫很多.
胎皮中間的刻意劃出的胎紋也會有特別的幫助嗎?還有後翼使用FRP不是會比較輕嗎?是為了重量配置才用碳纖後翼嗎?前翼如果不放雙層扯鈴,例如設定成9mm培林,高度差不多是不是也可以?

那个胎纹是为了软化轮胎的方法。利用变形提高过弯速度。我是在利用侧向力这个东西。它需要外力+轮胎摩擦力+变形来达成方向转移。

后翼你说对了哦,我的车重的东西大多集中在后面。因为我调配重心在后轮。还有一样就是这个后翼可以达到那个后导轮位置。再,frp太软了,我的车对后翼的用量非常吃重,普通frp很快断。最重要是方便,因为可以简单达到那个位置,够硬,就用了。。。

13mm比较快,特别在轨道跑过,个别轨道接缝开始变大,小导轮会卡轨道接缝。
高度差不多是不是也可以? 是指什么呢?
回頂端 向下
sean




文章數 : 150
注冊日期 : 2010-02-08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7/1/2011, 02:21

受益良多....
回頂端 向下
sean




文章數 : 150
注冊日期 : 2010-02-08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7/1/2011, 05:22

高度是指如果把9mm放置到跟13-12扯鈴的13端接觸軌道壁的高度,也是能誘發類似的抬腳效應吧..一般比賽的軌道多多少少還是沒辦法全部接合得很準,考慮到縫隙的效應很有道理,胎皮的作法改天也要來試看看,還可以試看看轉彎會用到的那部份留下多少寬度如果改變是不是會有不同的效果.感謝分享.
回頂端 向下
szngszng




文章數 : 360
注冊日期 : 2009-09-23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7/1/2011, 09:09

sean 寫到:
高度是指如果把9mm放置到跟13-12扯鈴的13端接觸軌道壁的高度,也是能誘發類似的抬腳效應吧..一般比賽的軌道多多少少還是沒辦法全部接合得很準,考慮到縫隙的效應很有道理,胎皮的作法改天也要來試看看,還可以試看看轉彎會用到的那部份留下多少寬度如果改變是不是會有不同的效果.感謝分享.

应该可以有那个抬脚效果,如果不能继续提高,但是105车太危险了,很容易飞,装在frp 下面可以很稳定,虽然过弯道速度较慢。

下面是我对硬胎和软胎的研究,就是上面说的侧向力。大家可以先看看再发表意见。由此,我的车可以用上全部摩擦力高的轮胎,就是抛弃了硬胎的侧滑,而利用软胎变形的原理。

其分别是:
-硬胎由于侧向力大于轮胎摩擦力(抓地力),其合力导致侧滑。所谓合力,比方一辆行驶中的车被撞了一下往旁边滑出,会拖出很多阻力的胎痕。

-软胎则是测向力导致轮胎变形,改变行驶方向。改变行驶好比汽车扭方向盘转弯。

因为这些道理,看出为什么我的车都这样的设计,长车可以快,如果还是硬胎,可能短车快的依然。

如果利用上这个理论,基本上车就没有形势了,全部依据重心,摩擦力来配置。只要配合上逻辑,就可以简单的配置车了。

真车上的影响,如:强风吹向汽车时汽车会偏离行驶方向。这是工程师们设法避免的,正好我们可以利用上了。

到这里,算是我玩速度流车的集大成了,也是我持有最高的理论,其他就是细节了。
大家讨论讨论,看看可以再发掘出什么。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回頂端 向下
夏亞專用薩克

夏亞專用薩克


文章數 : 505
注冊日期 : 2009-09-20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7/1/2011, 12:52

szng大提出好多看法,對自己來說還好新穎
要好好消化一下了^^
回頂端 向下
szngszng




文章數 : 360
注冊日期 : 2009-09-23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Icon_minitime7/5/2011, 18:59

[您必需注冊登錄才能查看本圖。]
这里说的侧向力,是外力,是轨道给车反馈的力。你必须撇开真车的道理,因为四驱车和真车不同。
-首先,四驱车在正圆里转弯,在正圆里,车攻角永远会小于路面角度,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四驱车转弯时前轮向外,后轮向内才可以顺利过弯。
-为什么会有侧向力?首先以下图为例,我们以车头向右转向:导轮碰到轨道,由于攻角小于圆面角度,车轮胎的力方向依然向前,这时导轮受到车的力作用时同时产生反作用力,支撑反作用力的点是轮胎。
-在轮胎的力方向(前进方向)和反作用力形成的侧向力结合,车体开始移动而如果抓地力足够,轮胎可以变形。
-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车打滑,完全利用车的抓地力和马达的输出。
-重量不在考虑范围。

当然,过弯的阻力依然存在,正常来说四驱车车不可能转弯快过直路的。
回頂端 向下
 
一年了,终于再拿下冠军-鸡摩车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M.A.R.C.-四驅車競技研習會  :: 其他 :: 各地賽事-
前往: